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千亿级产业链群

2023-02-22 22:50:00

  2月20日上午,全球(深圳)人工智能创新生态高峰论坛在龙华举行。本次论坛为首届“兴智杯”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暨全球(深圳)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周的主旨活动。

image.png

 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,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磊,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强,龙华区委副书记、区长雷卫华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。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余锡权、副局长谭岱,龙华区副区长赵妍妍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,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、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潘毅,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等参加活动,共同见证我国人工智能盛会的非凡时刻。

  任爱光在致辞中表示,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,具有非常宝贵的创新基因,在先行先试等方面始终走在前列,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沃土。全球(深圳)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周召开,为今年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,希望大家借助这个平台充分交流,共享经验,共话发展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一如既往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,和各界共同开创智能产业生态繁荣发展的新局面。

  陈磊表示,深圳市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达、企业创新能力足、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,以应用需求为引导,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圳样板,在2022年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运行评估中获评优秀。接下来,省工信厅将大力支持深圳市充分利用此次大赛的优秀成果,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提高人工智能先导区建设的发展水平。

  黄强在致辞中表示,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下,深圳正全力打造国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,人工智能成为驱动深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接下来,深圳将继续以先行先试的责任与担当,为人工智能发展厚植土壤,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双向赋能,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,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发展。

  雷卫华表示,龙华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。目前,全区已拥有人工智能企业342家,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、灯塔工厂数量均居全市第一。接下来,龙华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搭建交流合作平台,推动项目、人才、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,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链群,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、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注入更强劲的动力。

  论坛还举行了首届“兴智杯”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颁奖仪式,为获奖团队颁奖;举行了人工智能成果发布仪式;举行主旨演讲,邀请多位行业领军专家分享人工智能生态构建最新进展和趋势;举办圆桌对话,围绕“加速AI创新生态构建,推动人工智能多场景落地”主题进行探讨。

  据了解,首届“兴智杯”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暨全球(深圳)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科学技术部、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,以“兴智赋能”为主题。赛事启动以来,在全国和美、加等11个海外国家共招募到9000多个参赛团队,共计1.63万余名选手。

  “兴智杯”促进招商引资

  据悉,首届“兴智杯”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体现出几个特点:一是规模空前,参与主体广泛,报名人数达到了1.63万余人,覆盖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,成为我国规模较大、参赛人数最多、参赛人群最丰富的人工智能专业赛事;二是需求带动,促进产业发展,拓展了企业出题、选手答题的模式,如由企业提出药物分子蛋白结合能力预测、商品自动标签、工业平台智能维护等赛题,竞赛成果有效推动产业发展,实现了赛产结合;三是畅通创新要素流通,推动数据、人才、项目等要素畅通,支持开放全球最复杂的道路场景数据集,提供招聘绿色通道,免试、优待,加快需求企业、目标人才等对接,推动智能机器人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项目合作。

  “我们在这次大赛中推动了创新联合体的建设,比如说高校、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的组合,很多组合的团队在比赛中获得很好的成绩,这也证明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需要很多跨界的组合,才能把AI的潜力真正释放出来。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介绍,通过“兴智杯”达成的招商引资100多个项目,为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创业探索了新路径。

  通过比赛推动自主生态建设

  本次“兴智杯”大赛涌现出了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和优秀应用案例,例如分析药物研发、交通等场景的算法等,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  此外,大赛也设置了全球首个通过AI解决药物分子蛋白结合能力预测赛题,参赛团队把我国技术水平提高了25%以上,这是非常顶尖的成果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次大赛提供了全球最复杂的道路场景数据集,复杂度比国际同类的赛事高3-5倍,通过开放国内的自行车、机动车交互场景的数据去推动解决工业界实战的难题。

  大赛在工业、能源、医疗、医药、网络通信等领域都推出了很多优秀的解决方案,比如说数据驱动的智能焊接决策系统,能源上的智能供应链系统,心血管呼吸类病的精准管理系统,通信里面的基站节能系统,这些系统都体现出了很高的实战化水平。

  “我们通过比赛推动和牵引自主生态建设,有35%的选手是首次尝试使用国产的软硬件方案落地。这一点还是非常不容易的,因为在AI过去的发展中比较多用的是国外的框架、国外的软硬件。”余晓晖介绍,这次有超过3成选手用自主的解决方案在医疗影像、金融、政务、自然环境等非常有价值的场景应用落地,这样的尝试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的AI自主生态建设。
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